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穆桂英平南】(1), (第2/4页)
三绺长须,额头上明月高悬。此人道:「微臣包拯,举荐一人,可担征南大任。」
宋仁宗把目光移向包拯,问道:「包爱卿所举何人?」
包拯道:「天波府杨家可挂征南帅印!」
宋仁宗依旧摇头道:「不可!不可!自从三年前杨宗保在西夏阵亡之后,杨
家已无名将。如今府里只剩下一群老弱寡妇,宗保之子杨文广又尚且年幼,跟随
狄青镇西。无人可挂帅印!」
包拯道:「回万岁!不知皇上可曾记得当年大破天门阵的浑天侯穆桂英否?」
宋仁宗点点头道:「朕当然记得。当年若不是她作战神勇,连破南天一百单
八阵,如今又岂有朕之江山在?」
包拯道:「陛下所言不差。不如让浑天侯挂征南帅印,定能旗开得胜,班师
凯旋。」
宋仁宗忧虑道:「只怕浑天侯有了年事,不复当年之神勇也!」
包拯接道:「陛下!浑天侯穆桂英如今四十有二,正值壮年,又岂有上了年
事之说?想三年前,杨宗保战死沙场,若不是穆侯带着十二寡妇西征,直逼兴庆
府,使得西夏不得不递了降书顺表,又岂有今日之太平天下?由此可见,穆侯之
神勇,不减当年!」&xFF44;&xFF49;&xFF59;&xFF49;&xFF42;&xFF41;&xFF4E;&xFF5A;&xFF48;&xFF55;&xFF0E;&xFF43;&xFF4F;&xFF4D;
倌紡裙:伍妖玖叁伍伍伍柒玖
一旁寇准也接话道:「陛下,如有穆桂英挂帅南征,当远胜狄青数倍!请陛
下降旨,封穆侯为征南大元帅。」
宋仁宗一听二人所言,甚是在理。原本他思考着,如真的没有南征的人选,
便只能调狄青由陇上直下西南了。现在有了穆桂英挂帅,便无需冒险征调狄青。
更何况,当年狄青只是杨宗保夫妇的一员部将而已,论能力,论条件,正如寇准
所言,穆桂英比狄青更为合适。他思索了片刻,道:「既如此,便依两位爱卿所
言,封穆桂英为征南大元帅。只是,何人当为先锋?」
寇准道:「微臣近日接到范老夫子的来信,信中称杨文广之文韬武略,不输
其父,当为可塑之才。陛下可调杨文广为征南之先锋。一来,当使杨文广之才得
到施展,为国效忠;二来,杨文广尚且年幼,在其母亲麾下,可更得历练。」
宋仁宗道:「如有杨家母子征南,定能分朕之忧,解朕之愁。如征南之师凯
旋,当记两位爱卿一大功!」
当即由尚书院草拟了一道诏书,由寇准、包拯二人举着,直奔天波府宣读。
此时,穆桂英正凭栏倚靠,望着远方的天空出神。自从她十七岁嫁入杨府以
来,整整二十五年,基本上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她和丈夫杨宗保的日子,也是
聚少离多。有的时候刚见面,就又要忙着各自出征了。即使两人在同一军营之中,
也是忙着商讨破敌之计,根本没有闲情逸致来好好地过一段二人生活。如今,杨
宗保已经埋骨黄沙,永远也见不到面了。这一切,仿佛都是一场梦。她常常会这
样想。
而她的人生,确实也犹如梦幻一般,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缔造的神话,是无
数男人穷极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抗辽,西征,无数异族勇士都在她的脚下簌簌发
抖,魂飞魄散。似乎,她从未尝试过失败的滋味。但是命运却让她壮年丧夫,这
像是老天强取的回报……
正当穆桂英沉浸在悲伤之中时,天波府里的点将鼓却响了起来。虽然杨家已
经渐渐远离了战事,但是每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