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19节 (第4/4页)
常见到朝檀越,朝檀越说?女子?得要同男子?一样,往大气的格局上发展,不仅要精诵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还要懂些陶朱之学、庖厨之道,这些皆是朝檀越所授予贫尼的学识,贫尼收益颇丰,一直对朝檀越,禀持一份高山仰止的敬意。” 望鹤谈及朝姓大员时,语气从容缓和,淡寂无澜,就像在谈一位陈旧的山河故人,这一份平淡的思绪,教温廷安一时有些看不懂她了。 望鹤看起来,与朝姓大员,似乎完全不熟。 但丰忠全在那个时候,谈望鹤与朝姓大人的关系时,是一副欲言又止的强调,仿佛望鹤与朝姓大员二人,关系极是匪浅。 这到底她的错觉吗? 但直觉告诉温廷安,这三人之间的牵绊与纠葛,似乎远远并没有这般纯粹与简单。 但碍于当?下的情?势,她不好再究根溯源,同时也敏锐地?发现,望鹤也没有继续深谈的趋势,只是保持沉默,观望着?好釜底之下的诸般火候。 温廷安听她继续说?:“这米饭,功夫最是讲究一个「熬」字,这过程是文火慢烹,让米粒与火气、热度充分接触,才?能在光阴的挥发之中,臻至饱满、圆润、柔细。” “煲米饭,亦谓之熬米饭,熬得是米饭,也是心志,要日积月累的锤炼与磨砺,贫尼还记得十几?年前,自己所煲的第一碗米饭,朝檀越是第一位食贫尼所煲米饭的人。” 杨淳嗅到了一丝不同凡响的气息,好奇道:“滋味如何?” 温廷安亦是生出了一丝好奇之心,望向了望鹤。 “朝檀越尝了一口,并不置评,反而?让贫尼尝一尝,”望鹤的神态露出了一种空远,仿佛回溯到了畴昔的一片记忆之中,“贫尼以为煲米饭,总不至于会煲得太差劲,但咽下的第一口,贫尼便觉畏寒,自己所煲下的米饭,同地?面上的石头无异,易言之,这是名副其实?的夹生饭,主持当?时命令贫尼将?这一蒸锅的夹生饭食下去,教贫尼好生长一长记性。” 温廷安与杨淳皆是食过夹生饭,这种滋味委实?不算太好受。 望鹤执着?一面绢扇,不疾不徐地?轻扇釜底处的火焰,额心之处被烫热的雾气蒸出一片虚汗,她眉眼牵出一丝清浅的笑?纹,倏而?望向了温廷安,眼神深邃处,悠悠然?浮显起一大片明细的光亮:“少卿可知晓,朝檀越是作何反应的?” 温廷安有一种很玄妙的感觉,像是探听一份闺中心事,明明方才?故作若无其事,但现在谈到一份故时的记忆时,望鹤倒是显出了一份倾诉欲。 前后两种反应,分明是在自相?矛盾。 明明不欲谈及那个人,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望鹤熬煮米饭时,都能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那位故人。 温廷安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什么,望鹤与朝姓大员,合该是关系匪浅。 温廷安失笑?地?问?道:“朝檀越是作何反应呢?” 望鹤道:“朝檀越说?贫尼是新人,所煲的米饭,若是不夹生,才?是真正的不同寻常,这人间世之中,没有任何事,是能一蹴而?就的,此则朝檀越同贫尼所讲述的第一份道理。至于贫尼所煲的这一锅夹生饭,他竟是带回了广府衙署,跟其他同僚们一人一海碗,分食了。这件事,丰知府应当?是也有印象的,他初到广州府,还是一位很有年青的知府。” 杨淳听罢,很受动容,这时候,他看着?釜底的火焰:“这黄埔米,该熬多久才?适宜?” 望鹤道:“一般而?言,要半个时辰,但今次,贫尼只下了两人的份量,是以,只消一刻钟便足够。” 火候到了,望鹤便是熟门熟路地?熄了火,执起紫檀质地?的木杓,于一片腾腾热气之中,她吩咐扎脚尼拿来两只陶瓷质地?的碗,用以盛饭。 这瓷碗之上的花鸟格外古雅,纹路是古色古香的天青,杨淳观察得很细致,问?:“这是贺成师傅捏的天青瓷碗吗?” 望鹤点了点首,有些讶异杨淳竟是会晓得,她说?:“杨檀越所言甚是,这两只天青瓷碗,确乎是贺先师傅所捏,夕食庵的各种食具,很多都是陶制,皆是出自贺师傅之手。” 望鹤延引温、杨二人,去了小厨房的木橱前,揭开一扇木门,伴随着?「吱呀」一声,在沥水架之上,他们看到了被油纸所包裹的,一捆一捆的天青瓷碗,其碗身匀腻磅礴,碗盏之上的徽蓝写?意,青蟹木棉杂糅在一起的花纹,教人窥出万千气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