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_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1节 (第2/3页)


    士兵却没意识到,就要给下一个号房发炭火。

    此刻不能随意开口说话,何似飞摇了摇铃,示意自己的木炭总量很多,士兵则道:“圣上下令,给诸位老爷炭火加倍,要老爷们好生答卷,莫感染了风寒。”

    第140章

    木炭按照双倍份例下发, 这让何似飞原本稍微有些担忧的心绪得以安抚、和缓。

    毕竟,今儿才第二场第一日,他身体就出现了感染风寒的前兆, 后面几日如何坚持下去,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先前何似飞还在想自己要不要写一道题就起身跑两圈,让身体暖和起来——但这样太不现实,毕竟笔架、毛笔、墨块、砚台等都摆在桌案上, 他在号房内走动极易碰撞到这些,若是不小心污染了答卷, 这场会试也算白来了。

    幸好有了双倍的木炭,这下取暖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何似飞也没有直接就给炭盆里面放一半,而是依然放了与前几日相等的量——大概是今日木炭数量的三成。

    只不过这回他把炭盆的入风口开大了些, 炭盆里的火便烧得更旺。

    号房也比前几日要暖和。

    取暖问题暂时得以缓解,何似飞就能更加投入的写答卷。

    他先扫了一边题目, 看了下各项分值。

    ——算学只有一道, 分值与上一场考卷相比, 占比更低。

    现下已经不用等第三场考卷下发, 何似飞已经能确定这场会试为何延迟了——首先,确实是三位内阁首辅大人同皇帝意见相左,对考卷上考题的安排产生了争执,一直讨论不休, 这才引得会试时间也相应延后。

    其次,他们所争吵的内容……何似飞一直都没往‘算科比重增大’那方面猜, 反而应该是让三位主考官各自去出自己不擅长方面的考题。

    比如, 唐大学士出身工部,推崇算科, 那便让他去出诗赋题和分值比重不大的策问题;

    曹大学士清风朗月君子之姿,一向对诗词歌赋特别有感触,那便让他去出算科……

    所以,之前在家里同花如锦和邹子浔交谈时,何似飞只说了句——“全面温书”。

    不要太相信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

    因为,那些推断一旦稍微有一点不真,考前这十来日温书的‘黄金时间’可就全白费了。

    而即便这些小道消息都属实,全面温书也不会使自己成绩降低。

    当然,皇帝为何要这么做,何似飞心里也大概有思路——先帝不喜变法,不代表新帝不喜。

    只是新帝才登基两年,皇位还没暖热,朝廷内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官员思想与他不符,他暂时动不得这些大学士们,只能从科考方面入手做文章。

    试问,如果依然让唐大学士出那种考校学生计算能力的算科题,让曹大学士出诗词歌赋,让燕大学士出一些落实在细节方面的政治策问……那到底是给这些大学士们选弟子,还是给皇帝选‘天子门生’?

    因此,皇帝索性不按常理出牌,打乱这三位大学士的安排,这样皇帝自己就能根据答卷情况,筛选出一些真正被自己需要的文人。

    ——即便筛选起来很难,因为即便考生答卷写得好,也不能确定他就是与皇帝政见一致。

    可能当皇帝的人,终究是不会畏手畏脚。

    他这么想,就这么做。

    这便是皇帝的权利。

    先前老师就不止一次跟何似飞说过,新帝登基,急需一批能拥趸他政见的官员——越早考中进士,越早入先帝的眼越好。

    因此,才在前几年对何似飞要求那么严苛,接近四年来,除了赶路的日子,何似飞每日都在勤恳的念书。

    为的就是能早点抓住机会,有朝一日位极人臣。

    何似飞上一场乡试的考卷便是出自曹大学士之手,导致何似飞看着这算科题,就觉得有股扑面而来的熟悉感——降低唐大学士喜欢的对数字计算方面的考量,着重考校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场他依然先写得的算科题目。

    邹子浔拿到第二场考卷,先大致的扫了一遍题目,发现上面只有一道算科题,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的答卷是不是少了一页,连忙点起烛火仔细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