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59节 (第2/3页)
监传话,倒也无妨。 “你是何人?” 那人当即跪下磕头,回应了自己的来处。 这一点王大人已经调查过了,完全属实。 皇帝陛下对王大人还是很信得过的,再加上此人所说可能会触犯在场绝大多数官员的利益,所以此人话中但凡有假,肯定会惹得朝臣群起而攻之。 “水患情况如何,你须得一五一十说出来。” “陛下,水患极其严重啊!虽然此前已经有赈灾的粮食运来,但那完全不够,河流改道,无数的房屋被冲垮,更别说田地了!” 皇帝闻言,抓着龙椅的手重重捏下,一旁的太监吓得额角渗出汗水,赶紧忙不迭下去听这个百姓又说了些什么。 接下来所说的事情跟无数朝代的赈灾经历都大相径庭。 ——即便是粮食押运到了,也难解百姓饥荒之苦,毕竟那么多流民,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药材来治疗,这些粮食压根就是杯水车薪。 更别提边疆要驻守,驻守的士兵们虽然可以屯田种一些粮食,但那里的土地非常不好,种出来的粮食连官兵们自己吃饱都不够,每年都需要朝廷补给,所以朝廷的存量根本不多——再说,即便是赈灾的粮食,路过一些郡县,很有可能还被收取‘过路费’。 总归,真正到了灾区的粮食本就不多,即便是全都能送往灾区,百姓们也别想靠这个吃饱肚子。 所以,大头还是得靠当地的粮商和附近的粮商来接济。 这个百姓最后说:“草民之所以能这么快赶往京城,是因为跟随了何似飞何大人的一位长随,听说他的长随要去翰林院为他告假,他则已经留在当地协助沈大人安抚百姓、赈灾了。” 皇帝紧握着的手忽然没了力气。 他的手垂落在身侧,仿佛没听清太监传回来的话。 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什么?” 第199章 就在太监立马要把话再重复一遍的时候, 他摆摆手,说:“朕知道了。” 太监当即住嘴。 年轻的皇帝神色一时灰暗难明,底下的朝臣们不敢大声谈论, 但都在私下里为这个百姓刚才说的话而交头接耳——他们很多人即便是在台下,也没听清这个百姓到底说了什么,因此正一个个问过去。 而皇帝的心理则在不断的计算着何似飞留在当地,做出这个选择的深意。 ——他小小年纪, 真的就以为自己能够逆转局势,挽救无数黎民百姓的生命吗? 这样严肃的问题问到他这里, 以他当皇帝的经验来看,都是能救则救,不能救的话,也得在百姓中谋得一个好名头。 等到最后百姓们诘问起来, 再推出一两个当事官员定罪,午门问斩, 说粮食主要是被他们给私吞中饱私囊了, 这样便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给皇帝营造出一个爱民如子、明察秋毫的形象。 这也是他当年当太子的时候, 父亲给他的教导。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想要当一个皇帝,一定得赢得民心,这是必然的。但是,朝堂制衡同样非常重要。不过这一点你放心, 那些朝堂里面的官员们,同样想要赢得民心, 毕竟没有朝廷也就没有他们, 他们不会揪着皇帝的错不放的。他们同样一辈子都在想办法致力于稳定社会局势。” 这句话给了年幼的他当时很大冲击,以至于他好几年都没想明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赢得民心。 勤政爱民, 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可是当他成为了皇帝后,发现氏族和官员们的权力庞大的吓人,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轻易撼动分毫。 可是,等到了真正的灾害问题传回来,年轻的皇帝忽然就懂得了父亲的意思。 那么多灾民,死了那么多人,百姓们流离失所,这根本不是依靠国库开仓放粮可以赈灾的! 毕竟国库的粮食就那么多,除了宫廷里面每日的吃穿用度之外,还得运往戍边的将士那边,那同样是朝廷必不可少的环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