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1/2页)
出血。细想刘铭宇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自己写这篇发言稿只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了一篇东西,明知有修改的空间,却没有费心思去想怎么完善,而是发给刘铭宇,指望刘铭宇提意见。换做自己是刘铭宇,如果下属做事情不追求完美,总是需要自己指点和cao心,自己也会不满意。看来在刘铭宇手下工作,丝毫的懈怠都要不得。**这次刘铭宇只抛出一句模糊的如同抽象派绘画的“你交给我之前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一点的具体意见也没提。一想到如果再提交的发言稿没达到刘铭宇期望的水平,自己可能就会直接被炒掉,林若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事到如今,除了想办法将发言稿尽量完善,林若没别的退路。她强压心中的不良情绪,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思考如何修改发言稿。林若想自己并没有写过这类发言稿的经验,在准备之前,应当搜集一些同类型的发言稿材料,学习人家的叙述方式和题材选择,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写作。她在网上切换不同的关键字搜索往年论坛的发言稿,花了两个小时将能找到的发言稿或演讲实录整理成一个汇编。看了别人的发言稿,林若发现自己准备的稿子更像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稿,主要是材料的堆砌,干巴巴的,缺乏深度和亮点。将网上搜集的发言稿通读几遍,林若不仅对这类发言稿的写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通过这些材料,林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读完搜集的材料,林若打电话问马总要公司投资项目的资料:“马总,刘总下周去参加股权投资的论坛,让我准备一篇关于互联网行业投资的发言稿,他说您那儿有一些参考资料,不知您方不方便发给我学习学习?”“我在外面出差,晚上回去发给你。”“好的,多谢马总。我写完以后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提提意见?”林若趁机说。“没问题。”马总答应得很痛快。马总发来的资料比刘铭宇提供的更详细一些,除了有公司已投资项目的报告,还有立项和调研的项目资料以及互联网行业的研究报告。林若看了两三遍收获不小,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她逐渐意识到如果想写出高质量的稿子,首先要站在发言人的角度去理解发言话题,然后思考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往年论坛大佬们的演讲实录信息量都很大,往往一句话就包含自己对行业的深刻领悟。研读完这些材料,林若对发言稿的框架以及每部分要阐述的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想法。除了一些关于公司、项目和行业的客观信息和数据,林若删掉了发言稿的一半以上篇幅,其他的内容她参考材料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解几乎重新撰写了一遍。新的稿子改成后,一对比,林若发现之前写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她将修改的稿子发给马总和一位做媒体的朋友。马总回复说稿子写得不错,对稿子的个别观点和数据提了专业的意见,而媒体朋友给的建议主要是关于稿子本身的表述和用词方面。林若按照两位的意见又进行一次修订,谨遵刘铭宇的“教诲”,强迫症似地扪心自问了几遍:“林若,这是不是你能写出来的最好的稿子?是不是?!是不是?!”得到的都是确定的答案后,她一狠心点击”发送邮件”,将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