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6 (第2/2页)
,从糕点到私房,从素斋到全rou席,几乎占去了朱雀大街一半的店铺。付巧言站在这繁荣的闹市中,久违地感受到了大越的富足。百年积淀,终有今日之盛世。她收回目光,看向等在身旁的年轻帝王。荣锦棠站在那里,看着百姓热闹地生活,脸上也带了些笑容。付巧言轻声说:“这里真热闹。”荣锦棠问她:“看美了吗?”付巧言牵起他的手荡了荡,拉着他往书局里面走:“美了,多谢陛下。”出乎付巧言的意料,书局里面人也不少。这家总店的书算是门类比较全的,百姓可在这里订书,也可以直接过来临抄。不过抄书是要付日租费用的,而且不能弄坏书本,所以一般也多为书生秀才之类的文人才会日日都来。近年来造纸技术以及活字印刷手艺都日趋稳定,因此大越书本的比前朝要便宜许多,然而就是这样寻常的百姓也无法什么书都能买回家去。所以大越才开办幼学和县学,为了让百姓能用很低的束脩识字读书。付巧言跟荣锦棠在书架之间穿行,不时停下来抽出一本看,有些书偏门,宫里头可能也是没有的。荣锦棠道:“民间最便宜的便是启蒙书籍,其他书若想要看,就必要去书局租看或者去茶馆听书。”启蒙书籍都是国库贴钱印刷发行,大多数百姓家里都能备上一两本。付巧言翻开一本讲农耕的书,对他道:“以往因着父母都是做先生的,所以我跟弟弟没缺过书看。我爹书院里和我娘教学的人家一般藏书丰富,都可借回家给我跟弟弟瞧。”“后来我听幼学里的同窗讲书本难借,才意识到自己多幸运。”付巧言幽幽叹了口气。荣锦棠见她有些思念父母,便捏了捏她的手,道:“不是说想问问还有没有新篇?咱们去问问。”说罢也不等她反应,就拉着她往柜台走。书局里人很多,抄书的都在二楼,一楼的大多是看和买的,不过大家都是安安静静,没有一个大声喧哗。付巧言一路都有些走神,直到一把温和的嗓音叫醒了她:“囡囡,是不是囡囡?”这个小名更是勾起付巧言过往回忆,她抬头一看,却是一张似曾相识的脸。付巧言张了张嘴,却觉得喉咙里堵得慌,什么都讲不出来。她记得她是住她们家隔壁的李家婶娘,她丈夫是书吏,她则在镇上的书局做账房。这位李婶娘是个热情开朗人,跟她母亲关系极好,很小的时候若是她父母急着出门,就会请她帮忙照顾一会儿她。付巧言同她也很亲,一直婶娘婶娘叫着,后来她们家来了上京营生才渐渐少了来往。“婶娘,”付巧言哽咽了一下,“是我,我是囡囡。”柜台后的妇人不过三十几许的年纪,她穿了一身布袄裙,头上包着额巾,看起来干净又利落。李娘子一下子就站起了来,她欣喜地看着付巧言,声音都大了起来:“好丫头,都长这么大了。”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当年我们两口子搬到上京来住,过年回家才发现你们家人去楼空,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出了事,你把旧宅卖了。”兴许是想起旧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