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_第十八章 沈朗的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沈朗的想法 (第1/2页)

    “父亲大人,我不想干文职,我想去从军——”

“什么——”沈崇文听了大吃一惊:“朗儿啊,为什么要从军呢!都听说捐个文官的,没有听说要捐武官的。而且本朝历来是重文轻武。就是堂堂的总兵,从二品的官身,看见了同级的巡抚那也得行下跪礼啊!”

沈朗听了也不觉得奇怪,老爹身为读书人,他的想法恐怕也是眼下主流的想法。若是在清明盛世,这么想倒也没错。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大明开国近三百年,已是到了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候。这颗大树已经烂了一半,若还是抱着文官显贵,武将粗鄙的想法,怕是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而且就算是做到了一品大员,出入八抬大轿。那又有什么用呢!纵观崇祯一朝,被杀的文臣多如牛毛。而且越是到了后期,诛杀大臣越是随便,动不动就是行刑菜市口。诛杀朝廷重臣就和杀鸡差不多!可是相比之下,武将却没有这样的祸事。就连三番五次抗命的左良玉,有一次在拒不执行朝廷的调遣后,崇祯都气得把碗摔了,却硬是不敢动他。这说明了什么,两者一相比较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更何况以沈朗的志向,驱除鞑虏,振兴中华,没有军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沈朗都必须这么做。

“父亲大人,孩儿这么做是经过考量的——”

沈朗看着沈崇文的眼睛道:“如今国事日益艰难,到处都是狼烟四起,江浙一带倭寇猖獗,中原腹地流寇横行。而像我们这里的边境,更是有鞑虏虎视。身处在这样的乱世之秋,若是手中没有强有力的力量,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沈崇文不得不承认,沈朗说的没错。他的品级,已经可以看到朝廷签发的邸报了。充斥于上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坏消息。而更令沈崇文感到兔死狐悲的是,经常可以在邸报上读到,某某知县精忠报国,最后与城池共存亡了。

“父亲大人——”沈朗继续冉冉而谈道:“我知道您的志向,您一直秉承祖父的遗志。推崇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向往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您一直想为家乡父老做些好事,把灵丘治理成一个世外桃源!可是身处乱世之中,没有强有力的力量,又怎么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怎么能做到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呢!”

“好孩子——”沈崇文动容道:“没想到你还有这么远大的志向,真是令为父汗颜啊。”

沈崇文来回踱了几步道:“朗儿,为父支持你!不过我这一关好过,你奶奶那里只怕不太好办啊!你也清楚,你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看到你成家立业,为沈家开枝散叶。可你若是突然去从军……”

沈朗知道,老爹的担心不无道理,沈家就他这么一根独苗,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老太太那一关,确实比较难过。

“父亲大人不必担心,孩儿即使从军也不会离开很远的。此去一百里就是边镇。孩儿想去那里从军,这样快马当天可以来回,孩儿也可以时常回家看看,不是很好吗!”

其实这些沈朗都早已考虑好了,投身边军就是很好的选择,一来离着不远,大家小家都可以兼顾。而以边军如今的危险程度,想来谋一个职位应该不难。

二来离着灵丘县不远,方便日后掌控。其实这里牵涉到一个根据地的问题,想要日后搅动天下风云,没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是不行的。而灵丘县就是很好的选择。因为灵丘县既是沈朗的家乡,老爹又是一县的父母官,天时地利人和中,至少就占了两样。

而就人来说,灵丘一带属于北地边关,会骑马者多且产马,而且历来民风彪悍,自古就是出精兵的地方。对于以后沈朗的成军计划是相当有利的。而且招收一批家乡子弟兵,那凝聚力可是非同小可的。君不见楚霸王穷途末路的时候,身边依旧紧紧跟随的就是八千子弟兵吗!所以沈朗的这个选择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选择。

“哦,这样啊——”沈崇文沉吟道:“这样好是好,可是边境那里不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