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征途_430章 吴越解决衡水的风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0章 吴越解决衡水的风暴 (第2/4页)

店甚至电线杆子上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花钱的不花钱的投资抵押担保公司的广告,还觉得有些奇怪。原来一年没回家,衡水竟然也全民放贷了?”

“我同事的儿子、我们楼下的儿子,原来都没有工作,现在都开投资公司了。才做了一年,就开起了小车。”五十多岁的妇女徐阿姨开始详细说起她们家这两年的放贷之路——

最初接触到高利贷,是两年多前,徐阿姨的一个同事推荐的。12%的年息,也就是放1万元,一年能拿到1200元。只比银行略高一些,还是同事的亲戚开的公司,倒也稳妥。做了一年,本息全收,相安无事。

待到2002年初,徐阿姨再琢磨这笔钱的投资去处时,衡水忽然间多了很多类似的公司。而且看一家,年息18%,再去一家,年息24%;准备下单的时候又听说,年息40%、60%的大有所在。身边亲友参与放贷的也多了起来,都是你介绍我,我带着你的。

徐阿姨几经纠结,先选了一家在衡水有实体工厂的,年息24%,不高不低,投了5万元。又继续跟自己的姐妹们考察其它利息更高的公司。

“反正退休了没事做,我们整天看看这家的工厂,听听那家的讲座。而且,放贷就跟有瘾一样,亲戚朋友又都热情高涨的,谁都觉得不会有事。”徐阿姨懊丧的苦笑笑继续说——

跑路那家的5万元,就这么在2002年6月份投了去。

老板是个龙城籍的美国华侨,号称投资了下属县级市衡水的一家热电厂,跟老乡融资,有钱大家一起赚。60%的年化收益率,徐阿姨虽然觉得有些吓人,但看了很多跟政府相关的宣传资料,心里就想政府总不会骗人吧。

没想到才收了三个月的利息后,9月份就开始欠息了,老板跟放贷人们斡旋了两个月后,消失了。到衡水市***局去报案,徐阿姨才发现,已经登记了七八家高利贷老板跑路,近千号放贷人的信息。再细看那些登记信息,唬了一大跳,几十万上百万的不算少数。

“就算是***局把跑路的抓回来,怎么也会先还那些大头的钱,我们这5万10万的恐怕也指望不上。”许阿姨连连叹气,又说——

慌了神,她决定去看过实体工厂的那家,尽管心里确认那应该不是骗子,但还是先抽出来落袋为安,反正12月底也到期了。

抽钱的时候才知道,难啊。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还得小声地到里屋去谈,怕影响了外面那些还在往里放钱的人,他们不高兴。年前这几天,家里都在开家庭会议,讨论怎么把大家庭的钱,一笔笔地抽出来。

她这一大家子,还有一堆钱放在了一家在衡水做了快三年的担保公司里。这家公司倒是只负责担保中介,合同由借贷双方直接签署。但2002年下半年龙城近十家涉嫌高利贷的老板跑路,也引发了这家公司的挤兑潮。

年前,这家公司连番邀请放贷客户开会,徐阿姨去了两次。那老板很难过地说,我们马上都能开十周年庆功会了,什么风浪都经过了,没想到会碰到这次的挤兑潮。为了让我们相信他们有实力,还奖励了不抢着提钱的人。

“我知道他们也有难处。那家有厂子的公司,一直跟我说能不能续2个月,3月份生产销售能上来,贷款也有可能下来,到时候就能把本息都还给我们了。可是你说,这贷款能下来么?经济形势能好起来么?他们的产品能卖出去么?”许阿姨看了看儿子,似乎想从儿子的回答里得到些安慰。

“妈,我又不会算卦,我怎么知道?”

“大婶,如果有实体厂,产品技术还可以的话,贷款应该能下来,但是利息很可能达不到你们的预期。”吴越回过头说。

“本金能回来就阿弥陀佛了,现在谁还想着利息,要是这一家能还了我本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