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3 (第2/2页)
>☆、第79章男神的广告当初在把国画赏出去后,宁桦展示出来的新东西就不多了。细数的话也只有那么几样。婚礼、小孩子的洗三、满月、抓周这三个仪式、葬礼,以及少数民族的舞蹈以及风俗。其中最轰动不过的自然是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最全面六礼在地球上到了明朝就已经演变变成了四礼了。舜罗人在推广和继承的同时,也没死板到一成不变。而结婚当天的仪式,也分为汉制婚礼(也叫周制),唐制婚礼和明制婚礼。倒不是说其他朝代的婚礼仪式都是这几个一样,每个朝代的婚礼仪式都会略有变化,只不过这几个最有代表性。有心举办古典婚礼的人都认真的挑自己心仪和偏好的仪式,有选择性困难症的,也多举办一场婚礼,或者来个混搭。倒是古代没有同性婚礼模板,这让很多同性情侣头疼了不少。不过麻烦归麻烦,只要商量还是能走出一条路来的。他和辰的婚礼就是这样举行的。吉时一到,双方穿好礼服,则吉时,同时出门策马(机器马)奔向双龙街(他们是在这里定情的)交换定情信物,然后和乐队集合,一起敲锣打鼓并驾走向设宴场地。后面就简单了多了。他们选择了汉制的仪式。汉制婚礼没有却扇诗,红盖头这样的步骤。无论是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结发礼并无男女之区分,只要把新娘换成另一个新郎就够了。他们这个模式被朋友们整理然后放到网上,一时间成了标准模板。大家都觉得双方各自出发,在有特殊纪念的地方相遇一起步入婚姻。不但解决了同性情侣们的“迎亲”问题,也有很好的寓意。不过后来大家都开始更会玩了,各种脑筋开动起来。比如,异性婚礼都有堵门这个环节,同性婚礼怎么能少。少了这个步骤,你们轻松了,浪漫了,我们玩得不高兴啊。于是在新人汇合环节,就成了双方新人的亲朋大展身手的时候。本来是一方堵另一方,现在变成了两个人必须各自面对双方亲友“历经磨难”才能“鹊桥相会”。参加完班长婚礼后的宁桦,手里握着战果丰厚的红包,再看着几乎重整造型才能继续仪式的班长,很是感叹——幸好结婚早。倒是葬礼方面,各种仪式被继承下来的就很少了。无他,墓地对于土地占有已经完全不符合未来人的对星球的资源的保护和规划了。现在主流的方式是,尸体火化后,对骨灰进行压缩合成宝石(两克拉左右),交给逝者家人。而后人有的会用一个精美的盒子来存放先人的宝石,有人会把宝石抛入名山大川,有的索性直接打造成首饰随身携带。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十分省地以及环保的做法。若是合并存放,更省了,一个巴掌大的盒子,足够放几百颗了。不过墓葬不符合潮流了,祭奠先人的仪式倒是可以学习一下的。很多人都表示,当你给亲人焚烧纸钱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亲人在和你交流的感觉。而那种轮回学说、孟婆汤、望乡台,奈何桥,三生石不仅是对生者一种慰藉也让大家对死后世界的描绘多了一份牵绊的幻想。原始文明的魅力可不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