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鹰[父子][虐身]_80 锋芒之文(驯「鹰」/取悦父亲/奉上拜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0 锋芒之文(驯「鹰」/取悦父亲/奉上拜文) (第3/3页)

俱崩。

    王权倾轧的道路由来血腥,孔悝的门客为了救他,死于刺客刀下,被剁成了rou酱,此人恰是孔圣人的弟子子路。

    那是公卿百年经营后夺国的屠戮。晚霞笼罩大地,赵襄子手举细漆饮具,仇人头骨制成的酒杯映出血一般的鲜红。

    他的背后,是绝粮已久的晋阳城,地上层层的白灰,是以人骨为柴烹煮人rou的遗迹,未灭的炊烟在晚风中摇荡。

    累累惊心史,历历血染路。

    文章旁征博引,韩非多年来遍览群书,他摘选出国祚之殇,一笔笔陈述,就如一座座墓碑,也如一道道血痕。

    青史长河里,多少人折戟沉沙,岁月长歌中,只剩下天命攸归。

    阳光亘古不变普照大地,君王身后阴影冻结的寒冰经年不化。父子嫌隙、兄弟搏杀、君臣相残而留下的灵牌,幽幽林立。

    冷酷的王权生死路,寥落于文字,这条路上,人性之恶穷极无尽。君上失道,身边jianian佞寄居,媚上欺下混乱朝纲;王位易主,权臣各谋私利,国家动荡累及黎民。

    甚至有天子之位在八个月内三度易主,两位周王被亲弟杀死的惨剧。

    世族门阀窃据民意,宣称天命所归民心所向。生民芸芸,在意的不过是温饱果腹、安居乐业,却成为权臣搬弄是非的理由。沧浪之水无意滔天,自有腥风煽起血雨。

    冷息透骨的史笔论证后,文章卷尾阐述了君舟涉水的风险莫测。

    万众之上的权柄,让君主居高而独寒,脚下是绝地深渊,眼前是狂潮怒涛。一王之位竞者万千,重重厮杀成王败寇。

    枯骨沉尸于浪潮下,功勋昭著于王座上。

    人之欲求,若放任自流,则滋长无尽,若横征暴敛,则不予即反。舟水载覆,正因君之孤难挡民之众,而未擅臣治。

    民之心,寡狭不畏死,餍足则贪生。生民广众,欲念横流乱而不慎。

    臣之节,利少何言忠,恩多必有反。群臣中坚,承上治下双刃剑锋。

    君之险,至亲尚无信,众矢利己死。君上孤高,一人之力岂能善全。

    君王备其所憎,却不知祸在所爱;防民之甚,却不知危在近臣。

    民众随波逐流,君王孤舟难进,水能载舟破浪前行,乘风之势至关重要。唯以臣下作为协调的纽带,君治臣,臣治民,各安其位,各谋其政,方可缓冲化解对立。

    民如水,清浊同流俱下。仕如闸,沟岸壁垒森严。君如舟,顺逆应时而变。

    三者统合有序,则有国家昌盛,三者背离掣肘,则有国家乱亡。

    大统之道,臣如炎上火,民如润下水。君不徇私,水火相息,民安则臣权自轻。

    此舟可渡水也。

    方州叹了口气,这篇文角度刁钻,行文大胆,如他预料又超乎他预料。

    清秀端正的小篆,透着森森寒气。方州看着竹简,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他不说话,韩非也不说话,一双弧度好看的桃花眼仍旧平静无波。

    “公子的拜文,堪比送上一把刀。”过了半晌,方州有些无奈地说。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晚生文章未作掩饰,皆出自肺腑。”韩非回应。

    方州略微挑眉,他记起“良药苦于口,忠言拂于耳”这句话,以前曾在韩非的文章中见过。比起初见时,少年人的思辨更深沉,措辞更考究,文风更大气,但唯独寒冷透骨的锥刺感觉,依旧是切肤之痛。

    “有时候适当地掩饰也未尝不可。”方州合起桌上的两卷竹简。

    “司教想看粉饰的虚言?”韩非问。

    方州抬起眼,目光坦荡看过来:“公子可知祸从口出,有杀身之险?”

    “晚生愿闻其详。”韩非恭敬施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