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假皇弟醉求露水,困深宫枷锁难断 (第3/3页)
感恩戴德。 这一日,不知多少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最绝望的只有一个。 女帝下朝,婢女来报,皇后王谚自缢身亡。 女帝一时茫然不解。 她从来没想过王谚会自杀,因为这么多轮回,只要王谚爱她,或者只要王谚官职还在,他就不会自杀。 王谚没有遗言。 三尺白绫无一字,只有控诉。 太后听说王谚身死,请女帝赏花,意有所指。除了安慰,也盼望女帝再纳佳人,继续寻欢作乐。 女帝笑道:“母后多虑,朕又不爱王谚,不会伤心的。” 太后担忧一望,岔开话题。 女帝坚信自己不爱王谚,但她理解为什么别人误会。 在公主心里,羽都的爱是什么啊? 是爱你并不妨碍他们追求权势,是爱你却受家族所迫联姻他人,是爱你却不爱你的家人,是让你享受荣华富贵却可以让你的家族高楼坍圮。 她理解羽都人为什么误会,在外人眼里,女帝废王家却不废后,权势不能变易的婚姻,一定是爱。 女帝相信,真正的爱不是这样。 她看着腊梅花嫣红如血,忽然回忆起了过去。 那时候,王谚在讲经会上一人骂得谢家六七人无还口之力,连他自己的儿孙兄弟都要对他低头,后来却因为公主另嫁他人苦笑着祝福。 就是那时,女帝下决心一定要得到他,要让高高在上的他低头,成为她的东西。 只不过是见色起意的浅薄喜欢,怎么可能会是爱呢。 女帝折下梅枝,拂去枝上雪,梅枝遒劲,触手冰凉,一如旧人。 王谚葬仪盛大,女帝在葬礼上亲读悼文。 她学识高深,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可她自己却没有掉一滴泪。 旁人在讨论王谚一死是否会让女帝心软,王家有无可能复出,就连王谚的那些自家人,哭天抢地里好像也有几分做戏的意思。 葬礼之后,王莎莎来安慰女帝。 她是王谚的女儿,却也是唯一感恩女帝的王家人,因为她的两个儿子从此都有了依靠。 女帝已经忘记和她说了什么,只记得王莎莎忽然问:“陛下恨我的父亲吗?” 女帝说:“不恨。” 这时候女帝才发现,原来已经不恨了。 公主不觉得王谚和谢家的政治斗争有错,她讨厌的是王家通敌。只是讨厌,称不成恨。 公主恨的是,王家真心对她友好,又真心毁掉了她的依靠。但是,同样做了这些事的萧家,公主也只是用萧家的人命复仇而已。 萧家和王家的区别,是公主曾经真心喜欢过王谚——尽管只是喜欢过脸,只是浅薄的喜欢。 公主对王谚的残忍,与其说是仇恨,不如说惯性,甚至是移情。 对公主友好,又想摧毁公主一切的那个人,公主曾经喜欢,最后却辜负了公主喜欢的那个人,公主真正憎恨的那个人,公主想不择手段毁掉的那个人—— 先帝苍庆之。 尽管王谚和苍庆之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想要弑父而不能的公主,在王谚身上获得了凌虐父权的快乐。 这就是王谚的悲剧所在。 她始终不懂王谚为何自杀,也没有必要深思。也许是因为爱,也许是因为权力,对女帝来说都过去了。 公主和王家的恩怨情仇,在王谚一悬白绫后,终于结束。 想明白这一点,女帝思虑通达,只觉心平气和,十分轻松。 十二月三十一日,女帝留下遗命,太女登基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另选数人,教导太女。 昏,女帝安然而逝。 女帝之死离奇仓促,坊间多有传闻,最常说帝后生死相随、情深不寿。也有人说帝后“此恨无绝期”。王谚作为女帝的贤内助被人广为称赞,知情人不免嗤笑,哪里有贤后一生两作驸马呢?王家三代伴女君的艳名,自此流传青史。 白绫高悬,过客皆去,爱恨情仇就此绝矣。 这正是: 求绵延三代同堂,悬白绫一绝情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