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 (第2/2页)
r>往后每年都要更换探子,不能有任何人去重复的地方,这样官员才无从巴结,甚至并不知道他们的离开与往来。“这第二桩事,说起来有些复杂。”“朕先讲一遍,你们不一定听得懂——但也照着这图画一遍吧。”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困境。长江流域的农田虽然享受着肥沃的土壤,但在雨季极容易被洪涝淹没,造成大量的损失。但虽然江阔湖多,当地还会较频繁的遭遇干旱的困境。——这个时代的水渠较为简陋,又不可能被定时疏通扩宽。这些水渠只要某一段出了问题,后面就有可能都接连着遭殃。夏季暑气重,小河溪流都可能被蒸发到干涸的地步。但百姓不可能在酷热下还长距离跋涉担水,庄稼便极有可能因此而纷纷枯萎。虞璁解释的清晰明了,还示意鹤奴展开早就准备好的南部地图,给他们看朱笔标记的位置。“这附近一带的水渠,肯定有年老失修,有断裂或堵塞的境况。”他思忖道:“在这种地方还出现旱情,着实不应该。”一旁的杜大人听得略有些不安,试探道:“皇上可是想新修水渠,再重新加固疏通一次?”如果这么做,大可能得不偿失,还可能耽误百姓耕种收割,造成进一步的损失。“不,针对这片地区,朕有一个建议。”虞璁拾起粉笔,写下了四个大字。——桑基鱼塘。他侧了侧身子,示意鹤奴再推一块黑板过来。他拿了粉笔,在黑板上画起画来。简笔的河流朝某处流去,还有高低不平的田垄,他又用箭头打了几个标记,示意他们仔细来看。徐阶看到这里,忍不住心里赞叹了一句。多亏皇上出生于民间,不似这京城里的皇帝代代生于紫禁城,起码知道田垄是个什么样子,也更懂该如何关心民间疾苦。虞璁画了一半回过头去,见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望着他,心里压力有些大。“桑基鱼塘,其重点在于将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挖出来的泥土堆在四周筑成塘基,这样既可以减轻水患,又可以养殖鱼类。”他用粉笔画了几条游鱼,又在旁边补了几棵树:“这塘基上要栽种桑树,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蚕沙还地,全部培回农田之中,有助于粮食收成。”这低洼的土地,自然在河流两侧,只是没有被开发而已。一旦将塘基修筑,等于在河流两侧都围了道河坝,不仅可以减轻水患,疏导河水,还可以带动桑树的养殖。这种现代化建设模式好处在于,可以让农民们充分的利用时间,连收割后的农闲都有活儿可干,不断地产出更多,也收入更多。桑树可以用根须抓牢土地,防止流水冲击土壤,不断的加剧洪涝的恶化。塘泥可以用来肥沃土地,让庄稼吸收更多的营养,也算是有机肥了。至于这其中的细节,虞璁连讲带画,把底土表土的翻培都讲的清清楚楚,听得下面一溜人都瞠目结舌,只能不住地记笔记。皇上讲了一半,终于接了虞鹤递来的热茶,缓了口气。王守仁在旁边听得如获至宝,开口试探道:“只是这鱼塘,是否还再度收租?”有利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