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3 (第1/2页)
长室,他与赵德培对着三个邮包研究了半晌后,这次有了孙斌接到的那个电话。“是你们的邮包,所以我和周院长也没有拆,旁边有剪刀,你们自己拆吧。”赵德培说道。孙斌几人等的就是这句话,三人像饿了好几天的人突然见到美食一般,猛地扑了上去,一人一个邮包。剪刀就只有一把,一个人有,另两个人就没有了。而另外两人却丝毫没有等第一个人用完再开包裹的意思,连拉带扯,三个包裹全部被拆开。规规矩矩的过稿说明,上面有cell主编的花体签名,孙斌忍不住笑出声来,用力在主编签名处亲了一口!本想看一眼过稿说明的赵德培伸出的手僵在原地,又默默地收了回去,沾了口水的过稿说明,他还是算了吧。还是孟杰看出了校长和院长的心思,在傻笑了一会后,将自己的过稿说明递给了两人。两人赶忙接过,一字一句看了起来。卢学科是最先发现样刊的封面的。“未来医疗与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封面!封面是李教授和无限时器官贮藏技术!加上上回的体外器官再生技术,李铮赫然连续登上两个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的封面了。外媒对于科研方面的嗅觉远在国内媒体之上。体外器官再生技术和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李铮名下的两样技术摆在一起,他们很快发现了李铮对未来医疗的布局。“华国科学家与未来医疗。”“华国已然走在了国际医疗技术的最前段。”“未来医疗的门票已然出现。”瑞士主流报纸登出“人类寿命与器官技术”的标题,代表着李铮的医疗技术正式进入了诺贝尔评审团的目光。当国内媒体反应过来,大片大片赞美之词不要钱地往外撒的时候,李铮也接到了鲁伊斯的电话。第一百八十九章三年前,李铮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举国沸腾。苏黎世大学的康拉德教授在公开场合称李铮实验室和华清第九实验室联合成立的器官再生和贮藏项目,将改变人类医疗的历史。同时他也认为厄洛替尼的出现,为人类对抗癌症开辟了新道路。康拉德教授是苏黎世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卡罗林医院的副院长,他是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近的人之一,因此当年他在诺贝尔奖揭晓前期做了这么一种表态,被认为是一种暗示。一个二十出头的华人生物学家,名下的两个项目都被认为有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这种消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震撼的。特别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器官储存中心与华清第九实验室签订技术合作条约,宣布器官储存进入一个新纪元后,李铮这两个字甚至上了美国医学生的教科书,虽然只是纽约大学医学院推荐教材中器官篇那短短一行字,这对于一个半个世纪以来,在技术上一直被美国压着打的华国来说,意义也是重大的。那一段时间华国ctv甚至做了一个系列的专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