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七 (第1/2页)
二十七
翻动笔记本的指尖停住,许鹤苓抬头,太阳毒得刺眼,路面被照得白晃晃的,像一道宽阔的河床,热浪滚滚可视,视线锁定交警所在,许陶然打着伞,热得皱眉,凑近关心柳梦第笔下记的东西。
她忍耐奔波的姿态,令许鹤苓心口发疼,不被需要的怅然若失,更是无法忽视。
程朱听不清俩人的交流,似乎不大顺利,许鹤苓在迁就,又最终听了他的,挂断电话,低头叮嘱订晚饭的座位,“辛苦你找一家地道的寿喜烧。”
“要是有点远,妨碍么?”
“不要紧,要地道,味道好。然然要请同学。”
“好勒。”
晚上吃完饭,先送柳梦第回去,得知她住在巷子里,许鹤苓让程朱把人送到家。
车里只剩他俩,后排各坐一端。许陶然低头翻手机,许鹤苓打量这街道。
“这里的居住环境挺复杂的。”
“……便宜,两百块一个月。”
“柳梦第在做什么呢?”
“卖车险。”大半天下来,柳梦第的那股子干劲,应对问题的主意,许陶然打心眼里钦佩,不觉得这是不值一提的工作。
“学校里有些课题组是招本科生的,如果你有意帮她,爸爸愿意去说说。”
据许陶然所知,许鹤苓帮学生写过不少推荐信,但柳梦第那么远的人,应该是看在自己的份上,“她暂时把工作计划得很好。”
许鹤苓笑,“怎么说?”
许陶然大致讲了下,最后斟酌道,“如果我是她的话,我肯定非常想知道自己的方法能不能奏效,如果凭自己的能力让工作见起色的话,成就感是很不相同的。”
许鹤苓嘴角抿出笑,这孩子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言辞、语气之间的切切自证——她不会照方晓禾唆使的,问他要房子,要其他。
一静默,又远又近,彼此的气息萦绕蔓延,困得人生生别扭,又的确没什么能好过耽溺其中。
“我今天来这边走访校友企业,后天去苏市、海城,前后五天,反正你也没事,一起去吧。”
“……沈老师约了去转工大农大。”
程朱携着热气坐进车里,“书记,现在直接回家?”
许鹤苓望向许陶然,意似询问,后者赶紧点头,茫然乖俏,许鹤苓的心被那表情牵动,荡荡漾漾生微波。
“回家吧。”
车窗外灯影斑驳,余光里它们在许鹤苓胸前不断闪过,许陶然的思绪复缥缈地接上他要出差的事。
以前许鹤苓出差两三天,就把自己托给方晓禾家,有一天方晓禾说,mama要带她去爸爸开会的地方,给爸爸过生日。白天爸爸开会,mama带她玩,晚上一起吃蛋糕吹蜡烛。
她兴头头转告给许鹤苓,口齿尚不清,被许鹤苓反问,是不是也想跟他一起出差。
自己那时不懂事,用力点头,就想跟着他,许鹤苓不嫌带个拖油瓶。
初三要复习中考,许鹤苓去西安,回来带了两片柳叶,只为让她感受一下唐诗里的柳叶。
因为不喜欢柳树叶的寓意,拿到手捏捏就罢了,没有特地收起来,不久真丢了,也不在意。
现在好心痛呀,许鹤苓特地带给她的柳叶呢。
许陶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许鹤苓多容易叫她起憧憬,可是更难摆脱一种执念——自己对于许鹤苓,不管是亲人还是爱人,永远不可能是最亲的最好的。他只是差一个机会,去感受属于他的骨血天性,在某个偶然瞬间,发现舅甥之间的情意,实在寡淡。
*
许鹤苓走访部分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一是为了人才联合培养和秋招,二是关心校友企业和校友。
一连几天参观单位、参加座谈,校友企业参与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作为学校领导者当然是欣慰自豪的。许鹤苓的讲话很实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单靠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无法完成的,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也是科研、试验、推广、应用的重要主体,更是整个过程的终端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的话代表着学校对社会企业地位的推崇,对他们这些创业者的认可,很能鼓舞人。这些企业发展不错,而且有地域加持,是本校学生实习和就业比较理想的去处,许鹤苓也帮学校积极推荐实习生和毕业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